患者:男性 39歲,三年前右上前牙外傷致使牙髓壞死變色故來就診
計劃1:根管治療后根管內漂白(患者由于時間問題就想著能夠一步到位)
計劃2:根管治療后全瓷冠修復
術前照片
術前比色
術前硅橡膠重體取模 同時藻酸鹽印模材制取印模(后面留作臨時冠備用)
制備完成后唇面照
制備完成后舌側照
制備完成后基牙比色
最終印模照
兩周后去除臨時冠牙齦狀況
戴牙后唇側即刻照
戴牙后舌側即刻照 舌側未遮色 透過可見基牙顏色
戴牙后側面照
牙冠唇側 舌側厚度測量照片沒有來的及拷,被別人刪除了。唇側當時測量薄的地方是0.7mm左右,唇側內表面放置遮色,舌側薄的地方是0.6mm左右,也就是說,這個病例唇舌側的制備量都是相對比較少的,也達到一個比較好的仿生效果,同時在滿足仿生效果的基礎上也做到了一定程度的微創(chuàng),相信經(jīng)過一小段時間之后,隨著牙齦的恢復、牙齒在口腔環(huán)境中的改變仿生效果應該會更好。
希望能夠通過跟技師的不斷溝通,默契程度也能夠越來越好,也希望能夠多做出一些整體效果更好的案例。